close
我們閱讀、學習、成長,不只是為了加薪升職,也是為了讓生活更豐富精彩些。

每本書都有他的價值,不只是提升見識,也能帶來改變,我抱持著這個信念,開始規劃這一系列的讀書計畫。
這系列的書,不算是讀書心得,比較像實作心得。無論是工具書、理論書、知識書或者是故事,只要學習,都能夠為生活帶來改變,我想創造這些改變,於是有了這個主題。

我想做到的可用這句話概括:一本好書,一個改變。
第一本嘗試的書,即是這本《會說話,世界聽你的:跟世界演講冠軍學「公眾演說」、「即興演講」、「主持簡報」、「開會激勵」,一開始就打動人心》
這本由演說世界冠軍根據自身經驗所條列的觀念,一開始是因為有興趣而買的。
演說對大眾而言一直是很遙遠的,然而書本一開始就主打「演說其實就在生活之中」,點出每個人只要活著與他人交流,都是演說,演說技巧進步,自然就能展現更多精彩的自己。
這也是我嘗試這本書的原因,藉由書籍改變生活,是書本的重點,也是我這個系列的核心目標。
本書簡單來說,就是介紹演講類別的觀念,要保持的習慣,以及四個領域的技巧。
光是演說類別就能改變我們自己的講話與報告方式,非常有幫助。當你因為工作需要而上台、或想要推銷別人感興趣的物品、或是想鼓勵別人,都在這四個歸類裡面,推薦大家依照自己的需求閱讀,這樣每次閱讀都能確實的成長。
作者將演說分成四種類別:
-
知識型演講
-
知識型演講,顧名思義,就是傳遞知識,在生活上,就像是知識講座、向小孩說明事情、教朋友遊戲技巧等等,都是屬於知識型演講
-
-
說服型演講
-
說服型演講的目的在於講完後讓聽者產生想要的行動、心態與主張,通常來說是已推論、邏輯跟情感三個層面影響他人,通常情感層面都是非常強烈。像是推銷保險產品、打官司、老闆的精神喊話,都是這類型的演講
-
-
勵志型演講
-
勵志型的演講著重於讓人產生能量,跟說服型不同,裏頭可能沒有強烈的邏輯推論,但引導他人的感受,讓別人產生認同、熱血或溫情,像是求婚的說詞、父親節感人的訊息、班導鼓勵學生的演說,這類讓人產生動力的演說即是這類
-
-
敘事型演講
-
敘事型演說既不像是知識型,也不會說服別人,或讓人產生能量,這類型著重在「講事情」跟有趣。這故事就是讓大家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然後加上情緒跟情節的起伏,讓故事產生韻味與趣味。這類型就像是脫口秀、說故事比賽、企業或電視訪談等等。
-
依照這些演講類型,作者接著說明每個環節要訓練的要點跟技巧。
在生活上,對我而言最有影響的就是「敘事型演講」,所以我也針對這類型的演講技巧開始訓練,訓練了一個月,分享下我的心得。
生活中的確有許多事情需要用到演說技巧,但對於我而言,首要想增進的是分享生活的能力,把生活中許多有趣的事情,用他人可以理解而且覺得有趣的方式說明。
綜觀整本書,我很喜歡作者建議的一種習慣:「總是準備一個『詞語庫』」
把生活上發生的故事、覺得有力量的話語或者文字記錄下來,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說。作為一個喜歡用文字記錄事情的人,我本身就很喜歡做這件事,所以就用evernote特地建立了「詞語庫」的筆記本,把生活上的、跟同事的、跟女友的、網路上看到的故事記下來。
平凡的生活自然沒有太多可以記錄的事情,但慢慢累積,也有十幾二十來件事情可以分享,一個月後我發現,在與朋友和同事聊天的過程中,我也比較有話可以聊,很自然而然的可以分享一些瑣事,在工作上也能把事情的細節敘述出來,讓大家明白發生了甚麼。
我的生活有內容了,但然後呢?我發現這樣說出來的故事,還是顯得沒重點,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於是我繼續閱讀這本書,學習敘事型演說要著重的點:故事的起承轉合。
作者將演說分類的方式,並不是單純的分類,而是根據這四個類別,建立四種不同的演說架構,讓讀者可以跟著這架構學習,產生自己的經驗。
我也藉由學習敘事型結構,慢慢讓自己的話形成「重點」。
從中我學會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啟發這個計畫的原因:書並不是看一次就能學會,也不是看很多次就能學會,而是看完,實踐,然後再看,從中悟出屬於自己的道理。

作者的敘事型結構對我而言受用無窮,但我只是看,然後收集資料,也不會學會敘事型的結構。我必須「練習」「練習」「再練習」才可能學會。
舉個例子,我先前分享與我弟一起到家裡附近的水產店的故事。水產店有很大的龍蝦,父母都會到那裏買水產回家吃。我有故事,但從中聽起來,既沒有開頭,也沒有堆疊,高潮與結果。
那既然我學習到了這個架構,我又要如何改變我的敘述能力呢?
有件事情非常重要:你的結果是甚麼?

在這個故事中,其實有很多結果可以選擇,例如我可以把父母常來買當作結果、或是難得的跟兄弟一起去逛當作結果、或把大龍蝦當作結果,根據你的結果不同,開頭、堆疊與高潮都不相同。

利用這個架構,我可以把故事分成以下幾個重點:
開頭:你知道我們家是靠山的縣市,附近都沒有人賣水產,家旁邊居然有開一家水產店
堆疊:我從來沒有去過,我弟就帶我,兄弟有說有笑的到水產店
高潮:那裏的龍蝦跟螃蟹都非常大,有幾隻大得跟手臂一樣!我們家也買了幾隻回家吃
結果:我們一家一人一隻蝦,就吃得非常滿足,還會想再去買這家水產店,又近又有好東西。
當故事藉由架構展開時,同樣的故事,就變得非常不同。我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每天也這樣練習,把生活的事情拆解,然後建立自己的說故事的方式,持續好幾個月,讓我分享每件事情時,都能夠使用這個架構說明故事。
在過程中我發現這四個重點都有各自的目的,開頭的目的在於讓聽者能夠了解起源,或者是進入故事,再聊聽的過程中,開啟話題也是從中而來。

堆疊的目的在於描述故事,累積一些懸疑,特別的情緒,讓聽眾開始跟著你進入故事的世界中,跟著你一起思考。

高潮自然是重要的,但高潮並非重點,而是帶領讀者到故事情緒的最高潮,最經典的自然是恐怖故事,除此之外,各種情緒的高潮也是放在這裡,例如撿到一百塊,或者是抽獎抽到好東西,都會放在這裡。

再來就是進入結尾,就是對於這個故事的說明,例如以後都不敢再去那個地方,或者是覺得撿到一百塊真的很爽,或者是下次還要再去抽獎等等,把這整個故事做一個結尾,到此一個故事才算是完整。

我自己用evernote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詞語庫,雖然有放名言佳句,但並沒有花時間在上面,我花最多時間在整理故事集上面,我參考電腦玩物的evernote筆記方法,將筆記分成三格,一是目標,二是內文,三是參考資料,讓自己把故事的重點都放到內文中。

在記錄一陣子後發現大都是同事之間、女友之間或者是網路上看到的故事。這個準備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你會發現生活樂趣或者是悲慘的事情發生的來源,以及原因,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尋找自己快樂的來源。

在過程中我明白與女友之間,同事之間快樂的事情,也知道工作上令自己不滿的地方,還能夠跟別人說明,讓自己有一個發洩的管道,所以對我來說,詞語庫不只有練習自己的演講技巧,還扎扎實實地使用到生活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豐富精彩。
對我而言,詞語庫不只幫助我演說變得更好,更了解整個脈絡,也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豐富。

這本書對我的日常生活產生許多幫助,我也只從中汲取部分知識,綜觀這本書的所有知識與訓練,仍然是本專業的演講訓練。

從中可以看見每個跟演講有關的練習,像是演講評論、英文演說、主持人心法等等,作者都有提供訓練的方法讓大家可以練習,作為主持人,或者是需要對觀眾演說的人,都很推薦。


其中,作者特地針對面試的技巧列出規劃,我目前已經有工作,所以並未著重於這點,也推薦這個資訊,推薦大家一起參考這本書。

我在汲取這本書的內容時,會發現自己在讀書上的某些盲點:自己只著重在於吸收知識,而非轉化知識,在我開始轉化知識的過程中,碰到許多的問題,常常訓練時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的成長,盲目的在練習。大家都知道,閱讀就像是重訓,重訓訓練的是肌肉,閱讀訓練的是大腦,但重訓若練習得沒有方法,也不會得到真正的成長,閱讀也是。

另外推薦作者提出的另外一個技巧:抽絲剝繭法(PEEL),也就是論點(Point)、解釋(Explain)、舉例(Example)、連結(Link)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觀點,很可惜這次的練習中我沒有花時間在這上面,所以只是知道概念,並未實際練習。

我從中也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生活很忙碌,每天需要工作,也需要煮飯洗衣,還有許多日常家務已經生活事務,要花時間讀書與反芻是不容易的,但只要保持習慣,也能從中獲得收穫。

這本書是本好書,但也有些問題,我是購買柏克萊的電子書,但這電子書的內文都是圖片,無法作筆記,翻閱上也不是很方便。

最後,經歷一個月左右的練習,現在準備詞語庫已經是我生活中一部分不可或缺的點,我從中回憶生活發生的美好的事情,也學會分享給身邊的人,回想起這個計畫的主題:一本好書,一個改變。覺得是真的有所變化。
演講技巧,是真的能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