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 書封.png
#總是對生活感到乏味?找不到讓自己開心的事物?
 
  步入社會後,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相似。工作佔據大部分時光與心力,上班帶來大量的事情與責任。忙碌到下班後,就只剩下些許的時光與體力,大多時間也只能拿來休息。
  但身旁的人,有些過得神采奕奕,有自己的目標與事業、卻也有人過得痛苦不堪,每天抱怨著工作壓力、下班後又整日滑著手機,虛度生活。
  
  朋友們都有著相似的經歷與見識,差不多的能力,卻有著不同的生活型態。究竟是哪裡不同使得生活變得不同?
 
  曾經有一個故事,一位行人在路上遇到三個蓋房子的工人。
 

02 蓋房子.jpg

 
  行人好奇問一句:「你們在做甚麼呀?」
 
  第一個工人敷衍的回答:我正在砌磚。
  第二個工人邊工作邊回答:我正在蓋房子。
  第三個工人興奮的回答:為了讓人們住得舒適,我正在打造一棟美麗的房子。
 
  三個人做三件同樣的事情,他們的回答卻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只有最後的工人能夠熱情的面對每天的工作,而不是覺得無聊或煩躁,因此他的日子也變得更有意義。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像最後的工人一樣,讓生活擁有動力呢?
 
  如果去買勵志書籍提振鬥志,有些書像興奮劑,讓你興奮一陣子卻又回到現實;有的列出很多的技巧,你嘗試使用卻又沒有效果。
 
  這時看點傳記書籍往往會帶來起來,馬丁路德博士在對眾人呼喊:「I Had a dream」帶美國眾人發起平權運動;萊特兄弟在毫無資金,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創造的第一架的飛機;南西航空在廉價航空的紅海之中殺出一條成功之路。
  
  這些人、企業都在黑暗中點亮星火,帶領團隊、帶領世界走到全新的道路。
 
03 夜空中的燈光.jpg
 
  這些人讓人欣然神往,不需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只要跟著這些點亮星火的人,生活就會變得不再枯燥,日子也會變得更有動力,帶著奕奕神采面對這平凡生活。
 
  我們需要學習那些偉大的人與企業,學習如何在黑暗中點亮星火的方法。
 
 
#為何企業或團隊讓你欣然神往?
 
  這本書就是教你如何創造生活動力,點亮心靈星火的書籍。書中以美國知名企業與人物為例,從萊特兄弟、馬丁路德、蘋果公司、沃爾瑪公司等等的成功與失敗經驗中,找出一個共通模式。而所有成功的案例,都使用這個模式來激勵、引導整合企業與人們。

 

04 企業大樓.jpg

  

  這世界上有許多賺錢的企業,但只有一些企業能做到把自己的品牌變成一種價值觀。哈雷機車不只是重機的代表,還代表了一種無懼托荒的精神。在美國有人將哈雷機車刺繡在身上。他們不在乎哈雷機車的股價、或是現在的狀況,他們所感受到的是哈雷機車這個牌子帶給他們的感受,代表美國人的獨立自主精神。
 
  同樣的,蘋果這個品牌也建立起了屬於他的價值觀。曾經蘋果做了一篇廣告,把蘋果與微軟擬人化,進行比較。在這影片中,蘋果展現出屬於他們的精神:簡潔、優美注重細節、關注使用體驗,盡力做到最好。
 
  這些品牌都帶出了屬於他們的星火,引領人們前進。
 
  這個模式不只能套用在企業,人生成就上,還可以套用在生活中,讓自己從敷衍的石匠變成神采奕奕的工作者。
 
  這些星火,就是人們生活的動力,也稱之為生活的WHY,而尋找星火的方法就是所謂的黃金圈法則。
 
#開啟激勵他人的黃金圈法則
 
  所謂的黃金圈法則,就是三層同心圓,由外到內分別是做什麼、怎麼做,與為什麼
 
05 黃金圈理論.png
 
  這些成功的企業都符合的黃金圈法則,指的是他們的言行舉止都符合why、how、what的路徑。蘋果想為社會帶來創新與不凡的體驗(why),在工作上他們注重簡潔、優美注重細節、關注使用體驗(how)、於是創造出蘋果電腦、IPad、IPhone等等產品(What)。
  
  在這個時代,許多公司都會提出願景與目標,像是顧客第一、或是帶來改革等等。但只有將這個黃金圈法則貫徹到底,從願景的Why、執行的How到產品的What都有所關連,才能帶來效果。人們其實是非常聰明的生物,就算公司再大張旗鼓地宣傳、行銷自己的與眾不同,只要這個黃金圈法則沒有貫徹,隨著時間,人們就會發現他的問題,漸漸離開這間公司。
 
  當公司能夠貫徹自己的黃金圈法則,人們就會受到激勵聚集而來,努力創造出不同凡響的產品。
 

06 燈泡點子.jpg

 
#西安心裡話
 
  我們就像是建造建堂的石匠,每天都有固定的,必要的工作要執行,常常會因為枯燥的工作而不知生活的樂趣。但黃金圈理論能幫助我們,讓我們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Why,修正自己的How,讓自己雖然還是坐著同樣的工作,卻能帶著熱情與堅持繼續做下去。
 
  黃金圈法則的Why、How、What,用中文來說可以說是願景、方法與成果。這些其實都是生活中早已存在的做事習慣,但我們總是把這些習慣分開來。當自己沒有動力的時候就用願景來激勵自己,當自己沒有方向的時候去尋找方向。這些都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但當願景、方法、成果沒有被串聯起來,成為自己的力量時,就會覺得人生都在繞來繞去,一無所獲。而黃金圈法則提醒我們,願景、方法、成果是需要持續調整,讓這變成一個強而有力的連結。
 
  身為一個工程師,我的工作就是開發程式,雖然經驗變多,工作變得更得心應手,但也變得更重複無聊。在重新閱讀這本書後,我回想起最初開發程式的感動,不只是完成程式的成就感,而且還能造福購買程式的人們,讓他們能夠減少工作上的不便,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當我重新審視這個願景,我的生活就變得更有動力,更願意付出時間在這裡。
  這本書不只是教我們優良的企業為什麼優良,也可以指導我們,讓我們重新找回自己的Why,重新帶著熱情與堅持繼續挑戰著自己的職涯。

 

07 飛機與世界地圖.jpg

 

#延伸閱讀

#感謝誌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支持與肯定,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留言,定時留意著這個網站,我們下篇文章再見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先問,為什麼 黃金圈法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薩斯西安 的頭像
    安薩斯西安

    安薩斯西安 生活娛樂頻道

    安薩斯西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