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 封面.png
#十多年都待在韓國療養中心的科學觀察心得
 
  作者長期關注「大腦疲勞」的症狀,就是那些明明睡得充足,卻覺得仍然睡不好,還引發出其他慢性病症的病情。作為一位韓國醫生,這本書觀察韓國人民的情況,並點出現代韓國社會因為不再以勞動而是以腦力工作,卻都沒有讓大腦得到十足的放鬆,導致各種病症。
  現在台灣的社會也以腦力工作為主,書中說的許多情況都能當作借鏡。
 

02 tired.jpg

 
  關於大腦疲勞,這本書用許多大腦、人體科學的知識來說明何謂大腦疲勞,跟疲勞的原因。書中列出許多表格可以讓我們評斷自己是否處於腦性疲勞的狀態。
 
  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書中的三個觀念:大腦運作機制、大腦疲勞的成因以及解決方法。
  書中講的解決方法,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正念」與「冥想」,但是這本書與眾不同的是,書中用科學的角度告訴我們,大腦疲勞是因為某個神經持續運作而不休息,而正念冥想就能夠放鬆那個神經,讓我們能夠達到真正的休息。

 

03 meditation.jpg

 

  這使我們不再用感覺或者是相信去使用正念與冥想,而是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正念冥想對放鬆大腦來說是有效用的。

  而且根據這個科學依據,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的腦袋狀況,適時的調節自己。

 

04 Sceience.jpg

 

  像是我們都知道要射到比較遠的目標,我們需要把目標抬高一點,因為重力會使得射出的東西往下掉;當我們知道大腦的情況時,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時候可能要避開工作、生活上的瑣事,讓大腦放鬆。

 
  大腦的運作機制可以分成三個區塊:DMN (Default Mode Network)、SN (Salience Network)跟CEN (Central Excutive Network),DMN像是潛意識,當人們在發呆時仍然在持續運作,將先前得到的知識與經驗做分析與處理,那些靈感與創意就是重這裡激發;SN就是接收訊號,大腦遇到任何刺激都會到SE這裡,由SE分派工作到DMN跟CEN中。CEN指的就是我們平常思考、處理事情時在運作的神經網路。

 

05 DMN與其他三個.png

資料來源:本書內容

 
  我們會感到神經疲勞,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關掉DMN的運作,讓大腦仍然持續思考,造成腦部疲勞。
 
  我們生活上會接收許多訊息,其中工作的訊息常給我們很大的壓力,讓大腦覺得無論如何都必須處理,不然會出事的感覺,於是除了分派到CEN讓我們思考外,還交給DMN,讓自己在無意識間也繼續思考。當我們想不出來而停下思考後,DMN仍然在運作,使我們明明睡足了,卻感覺沒有睡飽。
  
  讓大腦疲勞有三個成因,另外一個原因跟大腦的神經有關。這個問題是無法關閉掉大腦底層的想法,會讓大腦感到疲累,另一個問題就更嚴重,會讓大腦的神經短路,無法運作。如果兩個情況都出現,大腦無法休息,人體的器官也會變得不協調,人們就會出現許多嚴重的身體狀況。
 
#讓大腦短路的兇手與解決方案
  
  除了剛剛說的DMN之外,大腦神經、交感神經的頻繁刺激也會造成大腦的疲勞。交感神經是大家比較常聽見的神經系統,有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個,交感神經主要負責日常生活,副交感神經主要是負責人們放鬆與內臟活動的部分。人們每天都要工作,當工作時間越長,交感神經就會過度活躍,人們又沒有正確的休息,副交感神經就沒有辦法啟動,導致交感神經一直運作,結果大腦也無法休息。
 
  另外一點是大腦迴路短路的問題,先前有提過,大腦神經可能會短路無法運作,這個原因是因為腦中彼此互相傳遞訊息的神經,在不斷經歷相同刺激時,就會變得越來越難接受刺激,就像是運動,運動完之後人類會疲勞,這個時候還要再運動,人們就會變得不想甚至不去運動。這就是另一個造成大腦短路的原因。
 
 

06 神經突觸.png

資料來源:本書內容

 
  我們剛才說的,DMN無法關閉、交感神經持續運作以及大腦迴路短路是造成腦疲勞的主因,這些問題一開始都不會很明顯,一但影響到大腦的平衡,就會產生身體的問題,某些人覺得自己不想上班,甚至得到憂鬱症,這些都可能跟大腦疲勞有關連。
 
  書中也列出大腦疲勞的過程,人們會先從感到厭煩,然後變成感到疲勞,最後是常常感到想睡覺。我們可以回憶之前的生活看看自己有沒有像書中說的一樣從厭煩到想睡覺的過程,也可以使用書中的檢核表來看看自己大腦疲勞的分數。

 

07 checklist.jpg

 

  書中提到成因跟檢核,自然也會提出解決方案。書中提出的解決方案其實都滿常見,但都有科學依據。例如可以吃雞胸肉為主的肉食,因為雞胸肉包含的最多大腦神經需要的營養;提早90分鐘睡覺,因為睡前的90分鐘是睡眠最重要的時段;慢慢運動,因為慢慢的行為會促進副交感神經,運動則是會人分泌多巴胺等激素;保持正向,因為正向念的頭會讓人感到放鬆;進行呼吸冥想,因為呼吸會促進副交感神經、冥想可以讓DMN減緩運作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我們很常見的行為,但加上科學理論的佐證,讓我們不只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書中建議的行動方案,與其他書不同的是點出正念對身體的實際影響,還有感動帶來的力量。作者不只建議我們保持正向或者是進行冥想,還希望我們感謝。因為感謝能提供比正念更強大的正向感覺。書中說,感動帶來的效力是比微笑還強六倍的心情。
 
#冥想的科學依據
 
  市面上很多的書都推薦大家呼吸、冥想,因為那些行為對作者帶來好的感受,它們都覺得很受用。但每個人都不同,對大家有用的行為,說不定對另外一群人來說是沒有效的。但如果呼吸冥想是對人體產生實際的改變,影響到我們的神經系統,那這個方法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有效的。
 
  書中就有提到,呼吸法本身就會改變人的神經系統。在我們緩慢呼吸,專注在呼吸上時,我們就是在降低交感神經的活動,增進副交感神經的運作,而且我們的坐姿也會影響到神經系統,所以瑜珈那些姿勢都是為了讓我們副交感神經運作的方式。另外,在科學調查人們進行冥想之後的狀態,會發現當人們做完冥想之後,壓力赫爾摩會減少。當人們降低壓力,大腦就會降低處理資訊的動作,同時讓副交感神經啟動,讓我們達到真正的睡眠,讓大腦真正休息。

 

08 breath.jpg

 

  另外書裡特別推薦大家感動,因為當人們對於事情感到,往往足以改變一個人。例如小勞勃道尼,當他有一次吃漢堡王卻沒有味道時,他意識到自己因為吸毒而沉淪,於是立刻改過自新,變成人見人愛的鋼鐵人。我們也聽過有些人因為一本書,一句話而改變自己的人生。這些簡單的小事,卻能讓人感受到不同的意思。

 
  書中列出了四十個行動讓我們成為可以感動他人的人,足見作者對於感動他人的重視。
 
  我們知道了大腦疲勞的原因,以及核心的解決方法與科學依據,可以更加有自信地操作這些方法,讓我們大腦變得更不疲勞,在這個全新的腦力時代,調整自己的休息方式,變得更加有精神與正面地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挑戰。
 
#西安心裡話
 
  這本書講了許多科學依據,檢核表格與實作方法,但過程中常常夾雜著對韓國社會的呼籲,痛心疾首的說著韓國人是多麼辛苦又不知道該如何休息,像是無處發洩的不滿,趁這個機會扎扎實實的說出來。
  雖然如此,但台灣現在的社會模式也跟韓國很像,很多時候人們的生活模式還是像工業時代時早睡早起,卻不知道如何放鬆大腦,導致大腦疲勞引發各種疾病以及憂鬱症。這也是我們可以注意的事情。

 

09 憂鬱.jpg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其實不是以教你如何休息為主的書,而是告訴你會造成這些疲勞狀態的神經作用原因。當我們知道理論,就可以舉一反三,去用不同的方法達成相同的效果。

 
  例如在冥想的部分,我們也可以參考時間更短,動作更簡潔的《十分鐘入禪休息法》這本書中教的冥想方式;在這個充滿事情跟煩惱的工作中,我們可以參考《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所提到的生產力公式,調配自己的時間,讓事情變少,壓力自然就會減輕。
  如果真的充滿煩惱、充滿壓力,也可以看《超譯佛經》,藉由佛經中的智慧讓我們處於超然的思考狀態。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理論,至於方法,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演譯出最適合自己,讓大腦放鬆的手段。
 
#延伸閱讀
#感謝誌
 
  感謝你的閱讀,你的支持與肯定,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留言,我固定每周會分享一篇閱讀心得,那我們就下篇文章再見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薩斯西安 的頭像
    安薩斯西安

    安薩斯西安 生活娛樂頻道

    安薩斯西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