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通過成功之前要經過的重重阻礙?
我們都想要過著精采的人生,擁有健康的身體、跟知心的朋友暢談人生、在工作上表現傑出、環遊世界景點、學習新的語言或技能。

《超速學習》的作者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技巧,三個月學習完麻省理工微積分課程並過關。這個成就其實代表,精彩的生活並非幻想,只要有技巧跟方法,人人可以過程充實精彩。
一般人想過精彩的生活,其實也不用學會這麼多能力,只要一年學會素描,幾年後學會一個語言就好。
相比《超速學習》的挑戰,我們只需要一半不到的成果,就能達成精彩生活。想過著這樣生活的我們,參考許多書籍並且訂下目標,訂下時程,想像著未來精采的生活。
過幾年後,才發現自己仍然沒有學會素描,也沒有學會任何的新語言,生活與能力仍然是一成不變。
面對失敗,我們總有許多的原因:工作太忙,回到家就不想做事,假日要陪老婆小孩,還有社交應酬,有空的時候都要處理許多雜事等等。
但你心中是否有一個遺憾,看著《超速學習》裡作者速通微積分、快速學會素描,又或是看見《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兼職兩份工作與課業下,都能拿到A+的表現而感到羨慕。我們不用像他們一樣厲害,只要能夠有一半,甚至只要十分之一就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
我們要如何,才能改變這樣的生活,過著心目中的精采人生呢?
這本書,就是啟動我們天賦的解答書籍。

這本書是教我們如何下定決心完成夢想清單,先前有解說的《停止拖延情緒行為學》,也是本激勵自己,完成目標的書。而先前的《停止拖延情緒行為學》,我從中學到的是改變自己心態的方法,也就是刺激自己想完成的慾望,以及增加自己不完成的後果。而這本書,則是以行動方法為主,在我們已經擁有要做事的念頭時,我們仍然會抗拒跟摩擦力,讓我們不想做事,而《完成》就是讓我們減少這些抗拒,讓我們持續在上面的作法。
《停止拖延情緒行為學》講更多的是設定目標與持續的觀念,讓我們著重在堅持力=專注X自律X行動力X持續力,強調的是心態與持續力該怎麼運作。而這本書也可以套用這個公式上,強調的是行動力該怎麼創造。
題外話,《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有提供專注、自律與持續力的建議,有興趣的朋友推薦大家看這篇文章,也去買一本書來閱讀。
#完成與他們的產地
那麼,如何避免拖延,完成自己所有的夢想清單,過上精彩生活呢?

書中點出最重要的答案:放棄不重要的清單,並讓夢想的目標小到隨時可以做到。
每個人理想的生活都不同,有的想要過上悠閒自在的日子,有人想要過上忙碌工作但對社會有貢獻的生活,有的人想要過上朋友成群,社交豐富的生活。這些生活都需要再轉化成自己的夢想,例如你可能想擁有一個副業,這個副業能夠讓你增加知名度,把你自己打造成一個品牌,藉此過上能為他人帶來幫助的日子。
想要這樣,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例如寫Blog、開設線上課程、參加志工活動、參加社團、做Yuotuber等等都可以是選項。如果每個都做,那當然非常的精采,完全可以成為理想的生活。但我們的人生時間有限,能力有限,在這個階段,我們就必須要留下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務,刪除對自己來說相對不重要的選擇。
綜觀剛剛的目標,或許對你而言,做一個Youtuber是最適合你的選擇,那麼其他的事情就可能需要捨棄,讓你能夠專注在做一個Youtuber上面。

當你確立目標,就會發現一件事情:夢想太大,我做不來。
網路上看到許多Youtuber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好像最初都是興趣,或是有一個點子,然後錄下來上傳就開始爆紅。但這些爆紅都有其原因,人們不會想去看難看的影片,只會看自己感興趣,吸引自己的事情。而要創造這些有趣的影片,那就必須要有能力或經驗,才可能達成。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列出要學會的事情,例如要剪片、要想好點子、要學攝影等等,但這些夢想清單,列出來後就會大到自己做不來,我們可以再調整一下,讓這些事情濃縮成一件事情,就是剪出一個影片。
而這個影片不需要太長,因為太長的影片非常費工,自己也會抗拒花長時間剪片而不做,這時候,只要把影片縮短成幾分鐘,甚至幾十秒就可以。

直接剪一段幾分鐘,甚至是幾十秒的影片,可以先從自己看,或是與朋友分享開始,找那些會支持你的朋友,讓他們提供建議,修改之後嘗試上傳,看觀眾的反應。
像這樣的持續修改,你會慢慢理解如何剪片,有了自己的喜好,然後再觀察其他人怎麼拍影片,從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當你的能力足夠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流量進入,你也可以成為夢想中的Youtuber。
根據這個例子點出這兩個方法的關鍵,捨棄是捨棄當下對你來說比較不重要的事情,砍半指的是讓事情簡單的可以馬上做,馬上得到回饋。
一樣從Yuotube的例子來看,經由捨棄與砍半的動作後,本來對我們來說遙遙無期又或是無從下手的夢想,突然就變成似乎可以達成,只要按照自己規劃出來的路,就有機會完成的感覺。
有些人看到這裡可能就開始動手執行,想要趕快完成每天的工作,趕快達到夢想生活。但這個時候還有另外一個關鍵還沒有點到,那就是:放過自己一馬。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完成的事情
在前面的技術下,我們已經可以把夢想釐清,從未知變成已知,但有些人還是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目標,或者是達成自己的夢想。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並不是出在方法,而是自己的狀態。許多人為了想達成目標,前面拼命努力,後面開始累了,一旦開始休息,就會停下腳步,夢想自然變成遙遠的,不能完成的事情。
一般人面對這件事情,往往會告訴自己,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想要逼自己更加努力,給自己更大的壓力,想要推進自己前進。但這樣下來往往把自己弄得越來越累,越來越找不到方向,然後更加的不願意繼續努力。
真正面對懶惰的方法,並不是壓抑他,而是給予他空間。
以運動為例子,我們可能要求自己每周三天運動,這三天輪流訓練上半身跟下半身。在持續三個月下來,你感受到自己變得更有精神,肌肉也漸漸長大。這讓你感到開心跟自信,知道運動能給你帶來好處。
但三個月後,因為工作壓力變大,又或者是應酬變多,你下班後開始變得疲勞,回到家坐在椅子上就不想行動。
這個時候我們都常會逼自己,要求自己前進。但這樣只會讓運動變成一個負擔,而不是一個獎勵。
那要怎麼做呢?書中作者建議,就放過自己一馬,給自己空間,下次就會更有動力繼續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我個人的經驗,我會用書中的建議,再加上自己的方法:停下來想一下。
每當我疲累不堪的回到家,坐在椅子上,我就會告訴自己,先甚麼都不要想,先給自己十分鐘的休息時間。當休息完後,我會再檢視今天是否要運動。當我的身體實在很疲累不想運動,我會給自己休息,當我只是因為懶惰而不想去,我就會再給自己選擇,是否要去。這樣對我來說,運動就不是一個逼迫自己要去的事情,而是我自己因為想要去,又或者去了會讓自己更健康,因為我自己知道這件事情而選擇。
這樣的選擇,跟強迫自己又更加的不同。
書中提到,任何的事情或清單,其實都像是馬拉松,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能持續前進,而不是急急忙忙的完成所有的事情。雖然逼迫自己,讓自己加速能夠在短時間內看出效果,但長時間下來,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抗拒事情而已。
有了前面的設定目標方法,跟持續做事的時候該有的心態,我們就能完成任何想做的事情。大家或許早已知道這些觀念,但在這些觀念之前,我們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呢?
書中提供一個非常簡單的觀點:做開心的事情,就算是熱情所在,每個開心都算數。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去嘗試不知道的事情,從中理解這個事情,並且問問自己,喜不喜歡這件事情。當自己喜歡,熱情就會從中出現。
本書的作者是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先前出了許多關於如何完成事情的書籍,這本書算是續作。這本書上面寫的出版日期是2018年10月,已經是五年前的書籍,我再翻開後不久就對這本書下了個結論:就是本普通的激勵書籍。

其中我認為核心有用的觀點與行動已經寫到心得中,其他的部份我覺得不提也可以。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給我滿滿的灌水感,就像是作者已經不知道要寫甚麼,就多塞了幾個心得,多寫點鼓勵的文字或例子讓我們能夠繼續看下去。這本書的優點是作者的文筆不錯,不會讓人覺得膩而不看下去,缺點在於書中的例子相較其他書籍太少,也沒有系統性的統合整個內容,只是把自己的經驗與他人的經驗整理起來,然後分享出去。
像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書中就提到了生產力的公式,書中的架構跟理論都圍繞著公式展開《原子習慣》將習慣的養成整理成提示、渴望、行動、獎勵四個階段,《超速學習》將學習分成不同個面向來教學。這些書都很清楚地把理論與實作都呈現出來,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學習理論或學習實作。
而這本書並未整理出這些東西,而是條列出作者覺得有用的東西,我也是像逛超市,去挑選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來學習,並且也整理成文章,讓大家能夠快速掌握這本書的重點,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是否要購買來閱讀。
我對於自我成長的書籍很感興趣,自己也會主動搜尋相關知識來學習,在學習了許多的書籍後漸漸產生自己的觀點,我也在嘗試著把這些觀點應用在生活上,讓閱讀不只是知識上的享受,也產生幫助生活的力量。

書中有許多的建議跟心得,像是《超速學習》我總是每過一段時間就想要再拿來閱讀與實作,而且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悟。就像超速學習所說的,學習有分概念、知識與程序。藉由書籍,我們可以了解概念,經過再三的複習,我們可以記住知識,但如果要實際應用到生活上,實際的超速學習,我們其實需要程序。而這個程序,每個人的方式都不相同,只能藉由實際的去操作概念,應證知識去理解自己的差距。
所以這本書給我帶來許多知識,我也是拿這些知識去實作之後,才把那些我認為有用的知識帶給大家,希望大家閱讀後都有能力成長的感受,這樣我就算是成功的分享了我的知識。
#延伸閱讀
#感謝誌
感謝你的閱讀,你的支持與肯定,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留言,我固定每周會分享一篇閱讀心得,那我們就下篇文章再見囉。